穿越时光
回到古代巴蜀
巴蜀之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流的枢纽
(资料图)
与历史讲坛一起揭开巴蜀古道的神秘面纱
讲述古代商贸、文化传承以及交通发展的故事
▲商周大金面具金沙遗址博物馆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记忆的见证
探访巴蜀地区的
博物馆、古迹和文物
了解这些珍贵遗产背后的故事
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饰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青铜立人像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巴蜀之地除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文明之外还有历史留下的璀璨印记▲广元皇泽寺石刻(国1)
▲皇泽寺 (国5)佛传故事:姨母养育(局部)
从璀璨的古代文明
至四川的历史遗产与人文精髓
与历史讲坛一起
穿越时空感受巴蜀风华
▲千佛崖观音持莲
///1
行程亮点
古蜀文明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诸文明并称中国上古三大文明,成都金沙、广汉三星堆等成都平原古城遗址一次次新的发现,揭开了长期笼罩在蜀文化上的神秘面纱。一行深度考察古蜀文明两大遗址金沙与三星堆,还有川博所藏青铜器,从文物考古中打开认识蜀文化的大门,寻找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证据。蜀道文化在秦之前,四川还没有通往外界的比较像样的陆路通道,蜀有剑门之险、巴有江河之阻,征伐很不容易。秦国灭蜀,靠南起成都,北止广元棋盘关的金牛道。探拦马墙古蜀道、剑门关等金牛道上的重要遗迹,访三千多年历史的先秦古栈道和剑门关蜀道文化、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川北石窟从盛唐开始,长安影响的大规模进入使得在川北古蜀道的沿线上有大量的唐代石窟和摩崖石刻留存,尤其是广元地区觉苑寺、鹤鸣山、皇泽寺、千佛崖等唐代石窟石刻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形制。2
文化讲师
黎冷
诗人、作家、编剧、导演、大学讲师、汉文化复兴者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四川汉服(专委会)会长四川文化产业学院特聘讲师原四川博物院学术联盟讲师 黎老师在海内外发表作品数百万字、著作出版有文学历史及翻译作品等二十余部,编剧、拍摄影视作品数十部,影视作品包括纪录片、电影、连续剧等多类。各类作品在海内外多次获奖。近年来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曾多次前往国内外乃至环球行游进行各类历史考察研究和拍摄。3
行程详情
4
活动报名
5680元/位
识别二维码报名
费用包含:
讲师:文化专家全程深度讲解
服务:全程领队服务
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
交通:全程舒适巴士
住宿:五晚四至五星标准酒店
餐食:五顿自助早,九顿正餐
设备:无线讲解器
保险:旅行意外险
费用不含:
集合,解散的大交通费用
未提及的其他费用
报名后有事退出怎么办?
1.出发前3天及以上取消,可退实际未产生费用(有可能包含门票、餐费、住宿等);
2.出发前3天以内,所有费用将无法退款。
5
行前预习
金沙遗址博物馆(国1)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兴建的遗址类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有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木器、陶器、象牙等馆藏文物共2235件。其中,一级文物366件、二级文物374件、三级文物1429件。
金质,面具整体呈脸谱状,形体较小,系在模具上捶揲成形。大致呈倒三角形,表现范围上方只限于额部,两侧耳廓,下方只及下颌。人面圆脸圆颐,眉毛略微凸起,中央宽而两端收束,好似新月。双眼镂空,形态如梭,上下眼帘大致对称。鼻梁高直,鼻翼与颧骨线相连。嘴巴镂空呈微张之态,略呈笑意。耳朵外展,耳垂有凹入但未贯通穿孔。整个脸部丰满,表情温和,具有一定写实风格。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青铜文明、金器加工工艺以及四川盆地与外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蛇纹石化橄榄岩,石中含有大量细分散的粉粒状磁铁矿石及方解石,使石外表呈黑色条状、褐色状斑及白色划纹。人像外貌为一裸体赤足的男性,呈跪坐姿态。其头顶发式中分,四角高翘,脑后有辫发两束。两束并为一股,直垂于后背的双手之间,脸型较长,棱角分明,宽额,额头中部有脊,眉弓突起,双眼模糊,以彩绘形式描绘,圆睁,平视前方,鼻梁高且宽,阔嘴紧闭,涂鲜艳的朱砂,颧骨高起,面颊深凹,整个表情苦涩。两耳横张,耳垂有穿孔。裸身,前倾,圆肩短颈,双手被绳索反缚,手指粗壮,掌心向外,未见大拇指。双膝屈跪,双脚着地,臀部置于脚后跟上,赤足。推测可能是属于当时金沙王国的异族人物形象。人像造型成熟而稳重,丰满而传神,雕刻技艺简练而娴熟,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古蜀先民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国3)
三星堆博物馆的成立令人重新认识了巴蜀文化,改变历史学界的观点,即: 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 。 而三星堆博物馆及其遗址证明, 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商青铜神树(高396cm)商青铜神树,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商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其中修复完整的一棵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被命名为一号神树。另外还有一棵只有下半部分树身,被命名为二号神树。一号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分别有两条果枝,一条向上,一条下垂,果托硕大,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一条龙延主干旁侧而下,蓄势待飞。二号神树三面各有一跪坐铜人像,前臂残缺。商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 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上包贴金面罩,与古蜀人的宗教习俗有密切关系,且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视黄金为尊。作为常设于宗庙的祭祀神像,在其面部饰以黄金,其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美观,应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具有特定的功用和文化意义。
通过青铜人头像粘贴金面罩这一特点,可以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经视金为尊贵的象征。 人头像作为常设于神庙中的祭祀神像,在其面部贴金,其目的绝非仅仅为了美观,而应是与祭祀内容和对象有关。 这种具有社会最高层地位的人,据推断他们是手握生杀大权,并具有与神交流的特殊技能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文化中几乎不可见,它应当是古蜀青铜文明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古蜀文明浓郁的地域特色。估计金面罩的宗教功能是用为娱神以使神更加灵验,同时,给铜人头像特别加饰金面罩当也表明了其象征特别高贵、权威的身份。金杖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在金杖一端,有长约46厘米长的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 这图案究竟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表现的是分别以鱼和鸟为祖神标志的两个部族联盟而形成了鱼凫王朝;图案中的“鱼”、“鸟”就是鱼凫王朝的徽号、标志。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金杖上的鱼鸟图象征着上天入地的功能,是蜀王借以通神的法器。当然,这尚无定论,其内涵有待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金杖的性质则有“王杖说”、“法杖说”、“祭杖说”及祈求部族或王国兴盛的“法器”说等等。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金杖是古蜀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象征着王权与神权。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夏、商、周三代王朝均以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而三星堆以杖象征权利,反映出古蜀与中原王朝之间文化内涵的差异,显示出浓厚的神权色彩和地域特色。 商青铜纵目面具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宏伟壮观的要算这件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青铜纵目面具 。 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可以想象,它原来的整体形象当更为精绝雄奇。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其夸张的双眼与双耳,是视通万里、耳听四方的神异能力的象征?古文献记载蜀人始祖蚕丛的形象特征即为“其目纵”。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还有一个人面蛇身、掌控天地明晦的天神烛龙,其形象特征是“直目正乘”,也就是“直眼球”。纵目面具的造像依据很可能与古史所记述的蚕丛和烛龙的形象都有关。同坑出土的青铜戴冠纵目面具或许与“烛龙”神话有更密切的联系。目前,对这尊造像的研究除普遍认为它表现的是蜀族始祖蚕丛外,尚有几种不同意见:或认为它应是兽面具,或认为面具左右伸展的大耳是杜鹃鸟的翅膀,其形象应是古史传说中死后魂化为杜鹃鸟的第四代蜀王杜宇之偶像,或认为它是太阳神形象,等等。
七曲山大庙(国4)
七曲山大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 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描述的“五丁开山”的故事就发生在此。 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的道教宫观“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逐 步形成了由三条轴线组成的道教文化建筑群。庙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元代盘陀石殿,明代桂香殿、天尊殿、清代百尺楼等, 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一些宋式做法。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由元到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 这里也是明清时期“北拜孔子,南拜文昌”的南方文脉所在。大庙里有少见的10尊明代大型铁质铸像,最大的文昌帝君铁像重达30多吨,还有全国独有的张献忠家庙和塑像。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是唐代谈演《文昌大洞仙经》时的伴奏音乐。文昌洞经古乐也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音乐后来也流传到云南,形成了纳西 古乐。剑门关(国6)
剑门关隘口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刃,天开一线,便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
剑门关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楼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唐朝以后,开始改称为剑门关。长期以来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地势险要,气候寒冷干燥,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军事冲突和政治斗争的中心,剑门关始建于汉代,因位于剑山山口而得名。唐代时,剑门关被改建并加强军事设施,成为守卫关中和防御南方外敌的关隘之一。在明朝,由于南明势力没有统一,剑门关经常成为南明的军事防线。清朝时期,剑门关曾被摧毁并重建数次,尤其在清军和太平军的冲突中曾战争激烈。
拦马墙古蜀道
拦马墙景区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剑州古城西8公里处,地处凉山乡,是剑门蜀道中翠云廊的一段。拦马墙的特色是“三古”:道古、树古、交通设施古。堪称“天下第一古道”。从凉山铺到清凉桥长达5公里青石铺面、古柏参天的驿道是古蜀道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其间的“拦马墙”“饮马槽”“门槛石”“防滑线”“栓马桩”等是古代陆地交通保存下来罕见的实物原形,堪称蜀道交通活化石。
内有历经久远、保存基本完整的青石板铺面的古驿道,路面一般宽2—3米,最宽处达5米。路面平整、牢固,很少垮塌。由于千百年来,马匹、车辆、行人的踩踏,青石路面上留下了车辙痕、马蹄痕、行人足印,记载下千古苍桑痕迹。
皇泽寺(国1)
▲武则天真容像
皇泽寺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祀庙,寺内还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 皇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乌奴寺”传说武则天死而为神,民间遂给她建庙命名“皇泽”,是祈望她的“在天之灵”能泽被乡梓,因而祀庙内一直供奉她的真容像。▲宋墓浮雕石刻
在皇泽寺馆藏文物中, 一组 宋墓浮雕石刻无疑是我国宋代石刻艺术中的珍品 。 这批于1974—1980年间从广元城四周坝子宋墓中出土的浮雕石刻共24块。每块长2米,宽0.8米,均系本地黄砂岩石刻成。根据墓内清理出来的买地卷记载:制作年代当为南宋时期,最晚的一座宋墓距今已有780余年 。 经过文物工作者精心修葺后,镶嵌在总长28米,高4米,厚0.8米的照壁上。分成《四宿神兽图》《戏剧演出图》《大典演奏图》《男女武士图》《孝行故事图》《墓主生活图》《花卉图》等七大类。 ▲宋墓浮雕石刻▲皇泽寺中心柱窟中心柱窟位于则天殿之上、大佛楼左侧的中心柱窟(45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 也是四川 地区唯一的中心柱 窟。 中心柱是一根完整的石柱,又是一座造型精美的经塔,由塔基、身、顶三部分组成 。 第一、二层四面各凿一龛,龛中凿一佛二菩萨三尊像。这些佛龛造像,刻法古拙质朴,坐佛褒衣从正面敞开,下缘垂于台座下;左右侍立菩萨,发作双髻,长裙曳地,阔幅天衣于胸前作V形交叉于双肩成双角若翼。 三面石壁上三大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像均身躯颀长,菩萨则面颐丰润,通身无璎珞,造像坚挺有力,富于体积感。三壁上部饰千佛。中心柱窟始凿于,但三大龛内的造像为后代改凿。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国1 /唐)▲弥勒像龛千佛崖摩崖造像最早开凿于北魏晚期,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正月,北魏正始二年(505),驻守汉中的司马道迁降于北魏,魏遣尚书邢峦为镇西将军,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其统军王足将兵入剑阁,所至皆捷,梁州十四郡,地东西七百里,南北千里,皆入于魏,北魏于此置西益州。
此后三十年里,先后有北魏大将傅竖眼、皇室元法僧等人在此担任益州刺史。他们在此驻守的同时也带来了北魏皇室在云冈、龙门开凿石窟的传统和崇佛的风气。加之南北朝时期,金牛道开始逐渐改走嘉陵江而行,千佛崖位于嘉陵江东岸,有适合开凿石窟的大块崖壁,因此千佛崖的第一座寺院柏堂寺开始修建,开窟造像也就逐渐兴盛起来。
▲大云古洞大云古洞为剑南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所凿,工程起于唐开元三年(715),约至唐开元十年(722)完工。 大云古洞位居千佛崖崖壁的中心位置,是千佛崖规模最大的洞窟。窟口上方横额有清道光十九年题“大云古洞”四字,故而俗称之。窟室后部三分之二处现为两层通壁长方形坛基。坛基后部主佛左右侧唐代向内扩大后复凿高坛,坛上各开一个敞口平顶圆拱形龛,龛内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二天王二神王二供养菩萨十三尊像。窟室左右壁各凿四排立菩萨像,共计136尊。窟中大立佛高2.38米,身光外残存的菩提树叶达于窟顶,主尊磨光肉髻,面容丰腴,着贴体通肩大衣,腹部微突,线条流畅,左手平抬贴腹侧,掌心向外,食、中二指下指施与愿印。 ▲千佛崖外部一角觉苑寺(国5)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毁, 明代天顺初年(1457),僧净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绘制《佛经》于大雄宝殿四壁,更名普济寺。清康熙初年(1662),殿宇经维修后,复名觉苑寺。▲佛传故事:佛祖涅槃
在大雄宝殿内四周高3.5米的壁上。绘制者精美的十六铺。二百多幅《佛传》故事彩画。每幅壁画均以四字墨书为题。末尾绘着该寺当年的主持僧净智及其徒道芳和尚等信徒的肖像,总计170多平方米。是明代英宗天顺初年(1457)大殿重建后,由民间艺人集体绘制的。
▲佛传故事:树下产子
觉苑寺壁画属吴道子画风,同时又具较明显的地方特色。整体构图严谨,前后一气呵成。而幅与幅之间仅以山、水、云、树、屋宇相隔,上连下接,环环相扣,故事性极强,堪称是一部古典连环画。其画面缜密宏大,造型优美,运笔娴熟,色彩典雅富丽。在绘制方面,采用了工笔线描绘,充分刻画了人物面部微妙的喜怒哀乐感情。
▲佛传故事:降服太师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线路详情点击查看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