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动态 >

比亚迪 还需跨越三座山智能化、国际化、高端化!智能网联发展现状

来源:懂车帝    时间:2023-08-14 10:52:22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行业报告”,即可获取报告节选,速来研讨!


(资料图片)

中研网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下线,比亚迪由此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达产500万辆的汽车企业。

这是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里程碑。比亚迪20年前从电池制造领域跨入汽车业。和很多自主品牌一样,比亚迪也曾饱受质疑和嘲笑。

在吉利、长城相继年销量突破百万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比亚迪年销量始终徘徊在四五十万辆。“产品不被认可,技术不被认可,服务不被认可。”

回忆造车之路的坎坷,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下线仪式上数度哽咽。不过,用王传福的话来说,比亚迪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春天”。

去年以来,比亚迪汽车销量一路狂飙,不仅战胜“南北大众”,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而且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卖出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品牌。

今年,比亚迪月销量仍旧保持在20多万辆,其国内市场的江湖地位,至今还没有谁能撼动。

关于比亚迪的突然“爆红”并不难分析。从企业来看,比亚迪通过突破超级混动技术,重新定义并打造出了“低油耗”及“无里程和补能焦虑”的全新一代插混。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秉承实用主义的经营理念,利用包括雇佣更多但更便宜的人力和垂直产业整合带来的低成本优势,率先开启产品“油电同价”,迅速赢得了市场份额。

从宏观背景来看,也得益于国家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而较早押注新能源赛道的比亚迪赶上了风口。

去年,比亚迪在销量创出新高的同时,也收获了百亿元国家财政补贴,最大程度地分享到时代的红利。造车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对于一家车企而言,第500万辆汽车下线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相较于比亚迪如何成为行业主导力量,今天人们更关心、也更愿意讨论的是,面对产业加速变革和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能否跨越新能源长征路上的三座大山。

第一座是:智能化。过去汽车行业谈论最多的就是动力变革,现在云计算、大数据和大模型等新技术与产业开始和汽车行业深度融合。可以说,产业变革已进入到以智能化为标志的下半场。

智能化发展不仅决定着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差异化,而且将超越汽车产品本身,带动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新产品和新技术共同进步,其带动性和集成性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然而,目前比亚迪吸引消费者靠的更多的还是新能源技术,智能化则乏善可陈,不仅离特斯拉差得较远,也不如“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

业界经常笑谈:“比亚迪卖的是电动车,特斯拉卖的是智能车。”这虽有点调侃的味道,但里面传递的丰富内涵值得重视。

第二座是:国际化。汽车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企业只有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有可能成为全球性品牌。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出口汽车8.1万辆,但与国内100多万辆销量相比,占比明显偏低。有人说,“比亚迪不去美国,照样能做大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没有一定份额的海外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欧美等主流市场的份额,就很难体现出一个品牌的全球性和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反观特斯拉,不仅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全球三大主要汽车市场都有较高的销量,并实现了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生产,被业内公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唯一,而非唯二”的全球性品牌,这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第三座是:高端化。尽管目前比亚迪已发布高端品牌“仰望”,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比亚迪仍是出租车形象的代名词。

不得不说的是,比亚迪是靠着中低端产品起家的,就算这两年卖得火的产品,绝大多数也处于10万元至20万元的价格区间。

在汽车行业,从高往低的产品路线,更具俯冲势能,容易打开市场;反之,从低向高走,则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积聚向上动能,沉淀和培养用户。

这不是开一两场发布会,或喊几声口号就能实现的。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下线500万辆之后的比亚迪来说,既需要“仰望”星空,借新能源东风“腾势”而起,更需要脚踏实地,用实力和格局跳出“油箱门”之争,赢得未来竞争优势,也为自己赢得真正的尊重。

据央视新闻10日报道,8月10日,首批7款智能网联汽车在重庆高新区的西部(重庆)科学城进行试跑,包含了智能网联无人小巴、自动驾驶通勤车、低速无人售卖车/配送车/安防巡逻车等多种用途车型,预计在8月底正式投入运行。

今年年初以来,自动驾驶相关的政策以及征求意见文件持续发布。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6月21日表示,2022年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L2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了34.5%,接下来除了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进一步完善网联基础设施以外,也将深化测试示范应用,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7月26日,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做出新指引。

指南的发布和预计23Q3落地的L3自动驾驶试点,将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验证、落地和上下游产业整合,智能驾驶普及化时代来。

公司方面,据证券时报表示,雅创电子:在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领域,向客户小批量交货用于高精度定位的6轴陀螺仪,积极布局汽车线控底盘领域,于2022年度已实现批量出货。

星网宇达:立足于惯性导航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无人驾驶厂家提供配套服务,与百度的合作是在无人驾驶领域,提供低成本小型化的组合导航设备。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2023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车辆搭载有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有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特点。

智能网联汽车是具备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控制,或与外界信息交互,乃至协同控制功能的汽车,是推动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加速迭代演进、产业发展不断深化、行业监管需求迫切,对新形势下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应用是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从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结构来看。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游行业有:感知系统制造业,包含摄像头制造业、雷达制造业和高精地图与定位系统设计行业等;控制系统制造业,包含有算法设计行业、芯片制造业和操作系统供应业等;通讯系统制造业,包含有电子电器架构制造业和云平台设计行业。

产业链中游行业有执行系统制造业和整车制造行业,执行系统行业中包含了ADAS系统、智能中控和语音交互等的设计和制造行业。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开发测试和运营的行业,包含有开发测试业、出行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等。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我国已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纳入国家顶层规划,通过制定法规标准、探索中国方案实践路径、加速跨产业协同、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测试示范等方式抢占发展制高点。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陆续建立了一批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示范区。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重庆、深圳、厦门、南京、济南、成都、合肥、沧州、芜湖、淄博等两批共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已纷纷投入智能网联汽车建设。

在技术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依赖于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基础支撑关键技术以及车载平台和基础设施的支持。

近年来,各种相关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并加速推动行业应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和国民经济的脊梁,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汽车与车联网交集的产品,贯穿制造业多领域,产业链涉及汽车、电子、通信、互联网、交通等多方面,涵盖汽车整车生产商、汽车客商、汽车配套供应商、汽车中介服务机构、规制管理机构等。

长远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快速成长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带来历史性机遇。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迅速推广,6G网络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接受度逐渐增高,智能网联系统在汽车产业内的装配率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83%的水平,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增至249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1%,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行业报告”,即可获取报告节选,速来研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